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,俗称“痨病”,由结核杆菌引起,主要侵害人体肺部,发生肺结核。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,如发现不及时,治疗不彻底,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,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。
肺结核的症状
四大名著之一《红楼梦》中林黛玉的形象是这样的——心较比干多一窍,病如西子胜三分,拥有绝代姿容、旷世才情,品行孤傲。只可惜体弱多病,经常咳嗽,听闻宝玉要娶宝钗,气火攻心,吐出一口鲜血,泪尽而亡。关于黛玉的死因,部分学者研究,认为是得了肺结核。
“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,必犯嗽疾”--咳嗽
“只见满盒子痰,痰中好些血星”--痰中带血
“觉得浑身火热,面上作烧”--低烧
“哑声大嗽了几阵,一时面红发乱,目肿筋浮,喘得抬不起头”--呼吸困难
“一行是泪,一行是汗,不胜怯弱”--夜间出汗
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、咳痰,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,应高度怀疑肺结核,需及时就医。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、低烧、夜间出汗、午后发热、胸痛、疲乏无力、体重减轻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传播及预防
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。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、咳痰、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,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感染。与肺结核病患者共同居住,同室工作、学习的人都是其密切接触者,有可能感染结核菌,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筛查。艾滋病毒感染者、免疫力低下者、糖尿病患者、尘肺病患者、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,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筛查。
避免肺结核的传染,目前主要方式是控制传染源、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。
肺结核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时,应避让他人、遮掩口鼻;不要随地吐痰,需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,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。
病患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,如必须去,应当佩戴口罩。居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,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,保持居室通风,佩戴口罩,避免家人被感染。
与排菌患者接触时戴口罩,做好防护工作。接触痰液后及时用流动水清洗双手,避免发生感染。均衡饮食,加强营养,提高人体抵抗力,有助于预防肺结核。
肺结核可防可治
肺结核死亡率在古代和旧社会非常高,是因为当时没有结核药物应用于临床。解放以后,国家卫生防疫政策发生重大改变,肺结核列为国家法定二类传染病,能够做到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,死亡率已经大大降低。
按医生要求全程、规范治疗,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都可以治愈。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~8个月,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~24个月。肺结核患者如果不规范治疗,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。一旦耐药,治愈率低,治疗费用高,社会危害大。